2022年07月09日 星期六

核土地于山河万里,查国情必尽心竭力

来源:地调局军民融合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1
 ——军民融合中心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工作纪实

 “不让进,养的猪感染了猪瘟你们赔啊!” 

 “不是说不配合你们工作,现在这么热的天气,猪瘟又闹得凶,哪个敢放你们进来搞啥子调查噢,猪感染病毒死了,你们赔我哇?”宜宾市泥溪镇龙头村,当地猪场养殖户杨永到从墙后伸出脑袋,朝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国土变更外业核查小组成员连连摆手,满脸不耐。国土变更外业核查工作意义重大,不容有失,必须对监测图斑点位进行实地拍摄取证,上传一线数据,而龙头村的这片养殖场正位于监测图斑面积之内。此时面对养殖户的不配合,小组成员也绝不能让图斑数据出现差错,为避免与村民产生矛盾,小组负责人黄跃安排调查人员翻上养殖场外围的山坡,对四周进行国土变更核查认定,并使用无人机飞入院内进行摄像取证。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主要发生在养殖场,养殖户怕牲畜感染病毒,我们也理解,但是核查工作必须要落实下去,哪怕多耗上一倍的时间。”组长黄跃讲道。 

 “坑塘还是水田?按实际现状来报。” 

 “村里为了增加乡民收入,搞的稻鱼同养,这片田原本是水稻、草鱼一同养殖,去年秋收后,这户人家青壮年进城务工,留下的老人就没播种水稻,只放养了些草鱼,你看水塘里还能看到收割后的稻茬。”群力村副主任指着一处水塘,向核查小组队员解释道。“坑塘还是水田,按现状来报。”核查小组成员罗眩说道:“这项任务是为支撑自然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平稳运行,不断夯实‘以图管地’工作基础,务必要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水田变旱地,只能看天吃饭。” 

 “我们村里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农作物灌溉大多靠自然降雨,只能是因地制宜,有的年头降雨丰富,可以播种水稻,有的年头降雨量少,村民只得将水田变旱地,种植些玉米、红薯这样好养活的农作物。”凉山州越西县某处监测图斑位于大山深处,山里地势陡峭难行,核查图斑面积广,调查人员王杰用嘴咬着取证平板电脑,腾出双手爬坡过坎,逐一排查土地变更情况,在进行实地核查后,发现原为水田的土地现耕种农作物为玉米和红薯,他们对此处耕地面积进行了重新划片,将其降级为旱地。“情理之内,制度之外,守住耕地红线的口号,就落在这一亩亩田地之中。”核查队员们一组组实地核验数据回应着自己的内心坚守。 

 “一口气喝光3瓶矿泉水!” 

 “我出队前以为这项任务很轻松,就是坐车到监测图斑点位进行拍照取证和问询,可真到了现场发现完全不是想的那样。”7月7日,正值地煮天蒸盼雨风的小暑节气,巴蜀大地,烈日当空,蝉鸣不歇。宜宾市气象台已连续数日发出高温红色预警,部分区域最高温达40℃以上,作业当天,迎面而来的风裹挟着滚滚热浪,才开展完一个监测图表的核查工作,小组成员后背便已浸湿,黏糊糊的粘在后背,行进途中,他们头顶着遮阳帽,汗珠仍滴答滴答往下掉。“外业核查这项工作,耗体力是必须的,这样的天气跑一天,我能一口气喝光3瓶矿泉水!” 

 “车开不过去?那就用脚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军民融合中心负责核查的西南地区,监测图斑往往位于远离城镇的偏远山区,点位距离有的长达数十公里,车辆进行于蜿蜒崎岖的山道,作业人员在车内颠来簸去,这样的路途往往需要开上1-2个小时,而且车开到半途需下车步行是常有的事。山野密林、田间阡陌,变化的场景不停的步履,小组成员争分夺秒,将需监测核查的图斑点位从“云端”一一落到实地,进一步确保国土变更核查数据的精准无误。“这个区县有45个点位,在实地核查后还要我们还要进行数据复核,必须要把时间争取出来,车开不过去?那就用脚走!难道还等着修路不成。” 

 “实事求是,为国家负责,为自己负责” 

 “实事求是,为国家负责,为自己负责。”这是凉山州片区负责人黄跃常对组员说的一句话。“在进行卫星遥感核查的基础之上,自然资源部派出我们开展外业核查,就是进一步确保国土变更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必须用事实说话,才能让上级掌握最真实的国土变更数据。”而他们也仅仅是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全体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工作组一个缩影,同一时刻,48名核查作业人员正冒着酷暑湿热,奔走于西南大地。 

 “光荣倒是谈不上,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 

 军民融合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国土变更外业核查任务,组建16个调查组,48名核查队员奔赴四川、重庆、西藏三省(市、自治区),开展35个区县,1575个监测图斑核查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举证,现场询问村组负责人和图斑相关权利人,详细记录调查时点前后变化、土地流转、土地审批等情况,尤其是耕地流入和流出、耕地种植属性等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基层耕地保护落实情况,压实地方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当谈及受领该项任务的感想时,核查组队员纷纷表示:“光荣倒是谈不上,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 

 “90%的队员都是共产党员。” 

 地载万物,万物共生——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而国土变更数据核查工作正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掌握真实准确的国土变更数据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核查队员90%都是共产党员。”军民融合中心国土变更数据核查项目总负责冯俊波介绍道。“通过前期培训,大家都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意义,进行核查任务时同志们都一丝不苟、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性。”在刚过去不久的建党佳节,核查队员们仍在野外开展国土变更数据核查工作。“七一”当日,无需过多的豪言壮语,他们的入党誓词伴随着穿林呼啸的山风,回荡在心间,回荡在山川大河。 

 

 作 者:谢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