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9日 星期六

郝 明

发布时间:2023-04-10
 

   

   郝明,男,198210月生,吉林辽源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地质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信息化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要从事地质信息技术、数据库建设、三维地质建模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成果: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地质调查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负责或参与地调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作为二级项目、项目、子项目或课题、专题负责/副负责人15项);编写地调科研报告22 部(第一完成人10 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英文SCI4篇);第一作者出版科研专著1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0项。四川省科技厅和重庆市科技局项目专家库评审专家。 

   1.承担项目方面:作为“成都市三维地质建模”子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近7000万元的信息化项目实施,成果已得到行业专家认可。作为“应用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已完成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下一步服务应用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2.服务社会方面:牵头编制完成的《成都市基础地理信息底图》等成果,已提交给成都市地方财政出资的“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共同参与的30多家承担单位使用,获得成都市地方财政《应用证明》。建立的应用地质融合数据库,向相关用户方提供服务,获得了《应用证明》2份。 

   3.科学研究方面:牵头负责的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融合技术、矢栅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三维地质建模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在《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等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4 篇SCI论文。负责研发的城市地质和应用地质数据采集系统,获批了10项软件著作权,提出的《一种轻量级快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等发明,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4.团队建设方面:牵头建立了一支三维地质建模团队,利用钻孔数据、剖面数据、物探数据、DEM高程数据,结合无人机已经完成了多区域的三维模型建设,如已完成了西藏某区域的大范围三维地质建模和某区域小范围的精细化属性模型。培养了该方面的人才队伍,为中心将来开展各专业领域的三维地质建模和对接横向项目打下了基础。 

   获得荣誉: 

   2021年,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 

   2021年,成都市“雏鹰计划”青年科技人才; 

   2021年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 

   2021年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2021年荣获中心“优秀党员”称号; 

   2019年荣获中心“地调科研十大优秀项目”; 

   2019年荣获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7年荣获中心 “十大优秀青年”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