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东郊万达西侧广场化身科普嘉年华。作为西藏自治区科协、拉萨市科协双科普教育基地,西藏地质调查所精心设计的“高原地质与生态共生”主题展板前人头攒动。30余件矿物标本——从晶莹的水晶簇到记载远古海洋记忆的菊石化石,从金属光泽的黄铜矿到见证火山活动的玄武岩——配合地质专家通俗解读,让市民直观理解“每块石头都是地球生态的密码”。“原来我们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故事!”市民卓嘎在观察标本时发出感叹。
互动环节更掀热潮:汉藏双语签名墙“六十亿目光聚焦 唯一地球共守护”的环保承诺签满市民姓名;7类600余份印有地质科普知识的环保礼品被一扫而空;地质工作者现场讲解地质灾害防范技巧,将专业资源转化为惠民服务。
羌塘高原同步发声:解码地球第三极
同日,海拔5000米的双湖县工作站,“地质人看羌塘”专题展板前同样热闹。通过古生物化石、板块运动示意图等素材,科普人员系统揭秘羌塘高原从特提斯洋到世界屋脊的沧桑巨变。“大家脚下这片土地,曾是古海洋中的‘生命摇篮’!”西藏所所长陈大波现场讲解,消防大队、武装部官兵结合高原防灾实际,强调生态保护与能源安全的辩证关系。活动累计发放资料200余份,覆盖群众超百人。
军民融合显担当:科普惠民长效化
作为西藏唯一地调局直属单位,西藏地质调查所自2018年转改以来,始终践行“地质报国”初心。此次活动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献礼,更是贯彻《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的具体实践。通过双语科普、趣味互动、实地宣讲等创新形式,成功搭建起地质科学与公众认知的桥梁。
“地球日不是终点,而是科普新起点。”西藏地质调查所负责同志表示,未来将依托科普教育基地平台,持续开展“地质+生态”主题宣传,让专业地质调查成果更多惠及高原群众,助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