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进展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自媒体平台,曝光浏览最多的是那一辆辆最美逆行的救援车辆、是灾区群众手中热腾腾的饭菜、是那一排排温暖的救灾板房帐篷。全国人民都感动于藏族同胞对人民子弟兵“金珠玛米来了”的亲切呼唤、都感动于消防指战员徒手扒开破碎的瓦砾救出被困群众。聚光灯之外,星星散散的地质蓝很是不显眼,甚至与轰轰烈烈的救援场景有些不搭。在长所乡冰湖排查现场、在拉孜县曲龙强孜寺崩塌现场、在增寺左侧山体地震裂隙监测现场,工程师们要直面看不见的危险,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确保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绝对安全。
来自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的地灾专家、高级工程师巴仁基曾参与过“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等多次救援和地灾排查工作,他告诉记者:“此次定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虽没有以往严重,但高原高寒和缺氧对身体的考验更加严重。”“而且好几名队员在内地就已经患了流感,仍然坚持到了前线”。
正在开展地质灾害监测设备调试的李常龙讲到,自2022年起他所在的西藏所就启动了日喀则地质灾害监测网建设,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通过监测网圈定了应急排查范围,赢得了与时间的赛跑。此次地震导致部分监测设备损坏,正开展修复更换,目前设备上线率已接近90%,能够满足持续精准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截止发稿前,该专家团队指导当地采用“星、空、地”一体化综合技术手段对6度及以上区域的人员居住区、交通干线、临时安置点、已有防治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等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累计排查1851处隐患点、475处临时安置点,其中查出并整改临时安置选址点7处,对20余处隐患较大地质灾害点提出工程治理建议。向当地提出了要按照“一点一策”和“一坡一策”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详查和三查工作等7个方面的专业指导意见。据悉,此次定日县地震灾区没有1人因次生地质灾害伤亡,创造了新的救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