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救援现场橄榄绿、消防橙、医护白、应急红五彩斑斓救援队伍中,让我们走近这支不太“起眼”的地质蓝,了解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救灾指导专家团队的故事。
带队的秦建华告诉记者,他们是自然资源抽组的专家力量,为灾区排查预防次生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地质解决方案,他已记不清这次第几次参加大型救援地灾排查行动了,但在隆冬的高原藏区还是第一次。话毕,他深深吸了一口手中的氧气,接着开始了忙碌的工作部署。作为一名年过6旬的老人,他本已光荣退休,但在面对地震灾害,作为自然资源部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的他,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组成员和西藏汛期地灾防御支撑单位——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的副主任,秦建华在退休与救灾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地震发生前的1月3日,正在进行工作交接的秦建华副主任接到了来自上级的退休通知,虽有对奋斗了38年地质事业的万般不舍,但想着不用再拖着日渐年迈的身体跋山涉水,得以回归家庭享受天伦,嘴角还是不自主地上扬。1月7日一早,他就来到办公室规整资料,准备进行最后的交接,突然,桌面上手机弹出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的消息,作为一名老地质工作者,秦建华结合震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和军民融合中心近年在西藏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相关成果迅速作出判断——此次地震烈度不会低,加之正处隆冬时节,应该会造成震区群众较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秦建华第一时间安排了在日喀则开展常态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李常龙联系定日县自然资源局了解灾情和次生地质灾害情况,火速召集由地灾、水文、基础地质等专业组成的地质专家团队赶赴飞往西藏的航班。彼时的他,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退休,甚至都没来得及告诉爱人取消退休旅行计划。
1月8日,记者在定日地震灾区再次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频繁地穿梭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联合会议、与西藏自然资源系统厅局的工作部署现场和野外排查调查一线,在定日县长所乡冰湖调查现场,秦建华带领专家团队爬冰卧雪,若不是他略显佝偻的背影、干裂发紫的嘴唇和不离手的氧气罐子,没人会知道这是一个年余六旬的老人。此次地震没有1人因次生地质灾害伤亡,秦建华带领他的专家团队创造了新的救援记录。
据悉,像秦建华这样的英雄人物和团体在该中心还有许多,有喊出“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高原保障先锋,他们在雪域高原建成了辐射全藏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野外综合保障基地,首次实现了高原高寒地区地质调查现代化保障,持续为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支撑;有在羌塘腹地“引狼入室”的钻探工程师,他们为防藏马熊袭击,主动在营地周边泼洒食物喂养野狼,圆满完成了羌塘油气攻坚行动钻探支撑任务;还有从部队时期就服务支撑西藏地质调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西藏地质调查所,去年,他们的先进事迹荣获了2024年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更多感人故事,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